教育学院教师参加“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课程思政之内涵与实践”专家指导会感想

发布时间:2022-04-2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教师发展分中心】2022423日,教育学院组织了12名教师参加了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组织开展的由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主讲的“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课程思政之内涵与实践”专家指导会。会后,12名教师对此次会议的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罗明丽院长认为“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立体性工程,实现“课程思政”意味着所有课程都蕴含“思政味”,每位老师都应该挑起“思政担子”,每位教师都要担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育人重任。在专业课教学中,每位老师要时刻牢记将思政元素有机地注入专业课之中,努力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教学相长,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

老师们在挖掘思政元素时,要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找到每一次课中的思政元素,进行重点排序,寻找和课程专业内容的结合点,设计出思政元素出现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的位点和时长,寻找合适的检验方法来验证思政元素融入的效果。并且针对思政元素,要重点考虑其融入课程中的方式,尽量做到春风化雨,和专业知识的配合做到难易互补。

小学教研室主任路萍老师:听了叶志明教授的“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课程思政之内涵与实践”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叶教授提出课程思政要贯穿育人的全过程。要深入发掘分析课程本身育人价值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将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刻苦学习实事求是、遵纪守法、创新创业等有关内容内化于知识,外化于教学,用人格与知识的独特魅力去感染学生,进而达到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最终目标与效果等观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叶教授观点,我认为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可从4个方面思考:(1)课程思政实施,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2)课程思政实施,要有多样化的途径(3)课程思政实施,要由师生共同创造。(4)课程思政实施,要创设三全育人的环境。

小学教研室副主任罗曼丽老师:通过参与此次会议,受益良多。叶志明教授首先从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新时代,我们教师的新使命,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学院的教师,要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在这里,更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未来能够具有师德,具有扎实学识的人民教师。接着叶志明教授从怎样做课程思政进行具体讲解。教学过程中有四大思政元素:教学资源上,从多方面出发,分析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但是要自然而然,不能牵强附会;教师与学生上,教师的行为,教师的言行,都是榜样,都是思政,有道德有知识的老师,其对于学生的行为影响是深远的;教学方法上,通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理解。通过此次学习,深刻感受到课程思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积极主动,从现在开始,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反思,不断的创新,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真正地做好课程思政。

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卓筱芸老师:叶志明教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实践,是我深切体会到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课程思政不是贴标签,不是简单地贴上立德树人、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等标签,而是要深入理解课程育人的价值,使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知识中,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实践中思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学前教育副主任周文睿老师:通过培训学习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及意义有了更深的意识:全人、全员、全方位。叶教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本科教学经验丰富,详细介绍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和细节。比如:在批改作业态度上,叶教授就带给我了新的感悟。不管带多少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作业。从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的认真学习的行为。通过讲座,感受到自己离优秀的教师这个称号离的还非常远,对我今后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头脑风暴:思政元素的挖掘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骨干教师周华兵老师:叶教授主要从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几方面,体阐述了教师应何正确认识和待课程思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科学理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实践中又该怎样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等等,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引用了大生动事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受益匪浅。议结束前,教授还与老师现场行了互动,解了许多教学实的疑难问题。

  骨干教师黄雪伦老师:课程思政不是硬性贴标签,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从课堂教学的氛围中严格要求,立德树人,讲好每一堂课到课程作业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文化自信、科学道德,以及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之情,是本次讲座中使我倍受触动的内容,让我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再仅限于表层的浅理解,而且拓宽了自身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同时让我探寻到了钢琴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接通方式。


骨干教师张婷老师:叶教授的课程建设理念让我明白自己之前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误区。以前自己在专业课中也会积极寻找思政融入点,但是主要都是从课程内容中去发掘。叶教授告诉我们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单单只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而是应该在整个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设。要从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管理四大元素上全过程建设,不能片面的集中在教学内容单一环节。讲座中叶教授以实际课例给我们一一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有趣的,又有意义的课堂思政教学案例。整个讲座干货满满,在今天后教学中,我将不断研习课程思政教学。

 骨干教师刘书吟:叶志明教授从自身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出发,介绍了他践行“课程思政”的心路历程,听完受益颇多。课程思政的践行不能仅从课堂45分钟体现,而应该实现教学过程全元素体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四大元素包括教学资源、教师、学生、教学手段。很多老师的课程思政只是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包括我之前做的课程思政案例也是一样,只是在教学内容上补充一些思政元素,对于这样的课程思政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课程思政要贯穿教学全过程,且教学过程全元素,不仅课堂教学上,还有教材编著、教室、教具、PPT等这些教学资源上,教师的行为上、对学生的要求上,师生互动、讨论上,甚至作业、考试环节都要,整个课程教学管理上都要体现课程思政。

骨干教师徐莉莉:在听完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这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后,让我对课程思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其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做到教学全过程思政,以上好每节课为基本,从认识到行动上统一,从自身为人处世、工作态度、价值观念出发。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未来我将和我的同事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努力研习学科发展史、课程发展史、课程思政教学,进一步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为推进教育发展和课程思政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宋春雷